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高江虹 北京報道
鐵老大賺錢了!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鐵集團)10月31日披露了2023年前三季度財務決算。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國鐵集團實現營業總收入9080億元,同比增加1258億元、增長16.1%,實現盈利121億元。
對比去年前三季凈利潤虧損947億元,國鐵集團今年有望收獲有史以來最好的一份業績,國鐵集團財務部相關負責人坦承今年前三季多項運輸指標創歷史新高。
國鐵集團今年前三季的這份成績單來之不易。一方面疫情平穩轉段后客流量獲得強有力的恢復,國鐵集團也抓住機會,精準分析旅客出行需求,優化客車開行方案,在春運、暑運、清明、五一、端午、國慶中秋假期加大高峰時段客運能力供給,因此旅客發送量連創新高。
據介紹,1-9月,全國鐵路發送旅客29.33億人次,同比增長112.4%,9月22日鐵路12306售票2695.2萬張,9月29日發送旅客2009.8萬人次,單日售票量、單日旅客發送量均創歷史新高。
另一方面,除了客運興旺,貨運也在高位運行。據國鐵集團的數據,1-9月份,國家鐵路發送貨物28.97億噸,日均裝車完成17.66萬車,始終保持高位運行。其中,集裝箱發送2429萬標準箱,同比增長5.7%;鐵水聯運完成945萬標箱,同比增長10.3%。加大電煤保供力度,保障各地順利迎峰度夏,截至9月底,國家鐵路發送電煤11.35億噸,全國371家鐵路直供電廠存煤可耗天數保持在37天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中歐班列方面也取得新成效。1至9月份,中歐班列累計開行1.3萬列、發送貨物142萬標準箱,同比分別增長7%、20%;西部陸海新通道海鐵聯運集裝箱累計發送貨物63.3萬標準箱,同比增長14.2%;中老鐵路累計運輸跨境貨物355萬噸,同比增長143%。
客貨兩旺的情況下,國鐵集團整體經營結果好于預期,國鐵集團財務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前三季國鐵集團運輸總收入完成7317億元,同比增加2002億元、增長37.7%;資產負債率65.81%,較上年末下降0.57個百分點。合資鐵路公司經營效益明顯提升,實現總體盈利,上市公司總體利潤水平同比大幅增長。其中京滬高鐵的利潤貢獻最大。10月30日晚京滬高鐵已經透露前三季度營收約308.82億元,同比增加102.8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89.14億元,同比增加5764.27%。
國鐵集團前三季的表現,可算是有史以來最佳業績,今年前三季的盈利水平遠超我國三大航空集團前三季的利潤總和。國航、南航和東航在今年第三季度單季共盈利120.79億元,但是前三季仍然虧損4.96億元。
國鐵集團10月31日還披露,今年1-9月份,全國鐵路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089億元,同比增長7.1%,投產鐵路新線1402公里,其中高鐵1276公里。